2017年处理器性能天梯图:全面解析CPU性能排行与选购指南
- 问答
- 2025-11-15 04:44:32
- 2
要了解2017年的CPU格局,我们得先知道当时市场上最主要的两个玩家:英特尔(Intel)和AMD,那一年,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特尔继续稳坐老大位置,但AMD带着全新的Ryzen(锐龙)处理器杀了回来,给市场带来了久违的激烈竞争,2017年的天梯图,上半部分是英特尔稳扎稳打,下半部分是AMD的绝地反击。

我们来看看当时公认的性能王者,主要来自英特尔的阵营,根据当时各大科技网站如超能网、太平洋电脑网等发布的年度评测和天梯图,消费级领域最强的芯片是英特尔在2017年下半年发布的第八代酷睿处理器,代表产品是Core i7-8700K。(来源:超能网2017年度CPU评测)这款处理器有6个核心和12个线程,相比前一代的4核心有了巨大提升,在多任务处理和游戏表现上都非常出色,登顶了当时很多性能排行榜的榜首,在它之下,是英特尔上一代的旗舰Core i7-7700K,虽然只有4核心,但凭借极高的单核心频率,在主要玩单核性能的游戏里依然非常能打。
2017年真正的头条新闻属于AMD,经过多年的沉寂,AMD在年初发布了第一代Ryzen系列处理器,比如Ryzen 7 1800X。(来源:中关村在线对Ryzen 7 1800X的评测)这款处理器直接拿出了8个核心和16个线程,而价格却只相当于英特尔的i7级别产品,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因为以前想要这么多核心,得花天价去买英特尔的顶级平台,Ryzen的出现,让更多普通用户也能用上高性能的多核心CPU,特别适合视频剪辑、3D渲染等多线程应用,虽然它在当时的游戏性能上可能略微落后于同价位的英特尔CPU,但极高的性价比让它成为了“生产力工具”的首选。

在2017年的天梯图中,高端区域形成了有趣的局面:英特尔i7-8700K在综合性能和游戏上领先,而AMD的Ryzen 7系列(1700X, 1800X)则在多核心性能上占优,性价比突出。
在中端市场,竞争同样激烈,AMD推出了Ryzen 5系列,比如Ryzen 5 1600,这是一款6核12线程的处理器,价格非常亲民,直接威胁到了英特尔的Core i5系列(如i5-7600K),i5-7600K是4核心4线程,在Ryzen 5的多线程优势面前,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对于预算有限又想兼顾游戏和一定多任务处理的用户来说,Ryzen 5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来源:太平洋电脑网2017年装机配置推荐)
在入门级别,AMD的Ryzen 3系列对阵英特尔的Core i3和奔腾系列,Ryzen 3提供了真正的4核心(如Ryzen 3 1300X),而当时的英特尔i3还是双核心四线程,这使得AMD在基础多任务处理上更有优势。
在2017年应该如何选购呢?当时的选购指南通常会给出这样的建议:
- 追求极致游戏帧数:如果你的主要用途是玩那些对单核性能敏感的游戏,并且预算充足,那么英特尔的Core i7-7700K或新的i7-8700K是更稳妥的选择,它们的游戏帧数通常会更高一些。
- 需要多任务处理/内容创作:如果你经常进行视频编辑、直播、三维建模等工作,那么AMD的Ryzen 7系列是毫无疑问的性价比之王,用更少的钱获得翻倍的核心线程数,能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 主流用户,追求平衡: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和游戏玩家,AMD的Ryzen 5系列是最受推崇的,它提供了接近i5的游戏性能,但在多任务处理上远超对手,价格还更便宜,被很多媒体评为当年的“神U”。
- 预算极其有限:在低端市场,Ryzen 3的出现迫使英特尔不得不调整策略,提供了更好的性价比选择,两者之间,Ryzen 3的多核心优势更明显。
2017年是CPU市场的一个分水岭,AMD Ryzen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英特尔多年的垄断,让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多的核心和线程,这一年的天梯图不再是英特尔一家独大、缓慢爬升的阶梯,而是变成了两者你追我赶、各有千秋的复杂局面,为后续几年更激烈的竞争埋下了伏笔,选购时,用户终于可以真正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和预算,在两个强大的对手之间做出选择。

本文由邝冷亦于2025-11-15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623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