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内培训学员真实评价与课程体验分享
- 问答
- 2025-11-12 11:25:51
- 3
来自知乎用户“匿名用户”的分享: 我是2021年参加的达内培训,学的是UI设计,去之前我是在一家小公司做行政,完全零基础,当时是被他们的“包就业”宣传吸引的,说实话,课程内容本身是挺多的,从最基础的PS、AI软件操作,到后面的网页设计、移动端设计规范、甚至一些交互知识都讲到了,但是问题就在于讲得太快了,简直是填鸭式教学,老师每天会讲很多新东西,感觉就像在赶进度,我这种没基础的听起来非常吃力,很多时候还没消化完上一个知识点,下一个又来了,班上有一些本身有美术基础的同学就跟得上,我就很痛苦,经常要晚上自己找网上的教程再学一遍,老师课后会答疑,但学生太多了,有时候排队要等很久。

来自某社交平台用户“转行中的小码农”的帖子: 在达内学了Java后端开发,刚毕业,先说优点吧,确实把我这个门外汉带进了编程的门,知道了整个学习路线是什么样的,项目实战部分对简历有帮助,简历上能写点东西了,但缺点也很明显,第一个就是视频教学为主,我们那个班大部分时间是看总部老师录好的视频,本地的老师主要负责答疑和督促,视频里的老师讲得是挺好,但没法互动啊,有疑问只能暂停记下来,等答疑的时候再问,效率有点低,第二个是课程内容有点旧,教的一些框架和技术,听说在企业里已经不是主流了,但课程还没更新,就业老师确实会推简历,也安排了模拟面试,但最后找到工作感觉更多是靠我自己后来狂刷题和优化项目经验,他们推荐的面试机会质量参差不齐,有挺多是外包公司。

来自百度贴吧“IT培训吧”用户“迷茫过客”的回复: 劝大家报名达内前三思!我就是个例子,当时贷款了两万多学的Web前端,销售说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学完薪资过万很容易,结果呢?课程水得很,老师感觉就是照本宣科,项目实战做的那些东西都很老套,跟实际工作脱节严重,毕业快半年了,工作还没找到,现在每个月还要还贷款,压力巨大,所谓的就业保障,就是不断给你推一些你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岗位,或者薪资压得很低的公司,去了也是当炮灰,感觉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来自某职场分享平台用户“已上岸的Amy”的总结: 我算是达内比较成功的案例?我在那里学的数字艺术设计,我的体验是,达内就像一个“健身教练”,它给你提供了器械(电脑、课程大纲)、制定了训练计划(教学进度),但最终练成什么样,绝对取决于你自己有多努力,你不能指望老师手把手教你每一步,我当时几乎是住在了教室,每天下课都会把当天的案例反复练习,自己找很多优秀设计来临摹,主动缠着老师问问题,同期有很多同学就是按时上下课,回去也不练习,最后效果差别就很大,就业方面,我通过内推去了一家公司,起点不高,但算是入了行,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自律性非常强,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达内可以作为一个入门跳板,但如果你自己不想动,指望机构把你“喂”成大神,那肯定会失望。
来自一位曾在达内担任过助教的匿名人士透露: 内部角度看,达内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很难对每个学员做到精细化培养,一个班人很多,主力师资是视频授课,现场讲师和助教精力有限,确实无法顾及所有人,课程更新速度跟不上技术迭代,是大型培训机构的通病,就业部门的KPI是推荐人次和入职率,所以他们倾向于海投简历,至于公司和岗位是否优质,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对于学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明确培训机构只是提供资源和路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靠自己课后加倍努力去积累。
综合来看,这些真实评价描绘出一个复杂的图景: 达内教育为许多零基础转行的人提供了一条可见的路径和集中的学习环境,其课程体系庞大,项目实战对丰富简历有直接帮助,普遍被诟病的问题包括教学节奏过快、部分内容与实践脱节、大班制导致个性化指导不足,以及“包就业”承诺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差距,最终的成功与否,高度依赖于学员自身的基础、极强的自学能力和课后的持续努力,它更像一个加速器,而非保证成功的保险箱。

本文由符海莹于2025-11-12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haoid.cn/wenda/617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