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MX显卡未登天梯图:背后因素与性能对比深度分析

(信息主要综合自极客湾、中正评测、笔吧评测室等多家数码博主的评测视频与文章,以及芯片硬件数据库NotebookCheck的公开数据)

MX显卡未登天梯图:背后因素与性能对比深度分析

直接回答为什么MX系列显卡通常不被纳入笔记本显卡天梯图,主要原因是它的市场定位和使用场景与天梯图上的主流显卡完全不同,天梯图主要服务于寻找能玩大型游戏或进行高强度图形工作(如3D渲染、视频剪辑)的用户,而MX显卡的核心任务根本不是这些。

MX显卡的真正任务是什么?

根据极客湾的科普,MX显卡,比如常见的MX150、MX250、MX330、MX350,一直到近年的MX450、MX550、MX570,其设计初衷就一条:在极低的功耗下,提供远超英特尔和AMD处理器内部核显的基本图形性能。

它的存在不是为了“战3A大作”,而是为了确保以下体验:

MX显卡未登天梯图:背后因素与性能对比深度分析

  1. 日常绝对流畅:在多任务处理、浏览复杂网页、播放4K视频时,比纯核显机型更顺滑,减少卡顿。
  2. 轻度创作和娱乐:能够相对流畅地运行《英雄联盟》、《CS:GO》、《原神》(低画质)这类对硬件要求不高的网游,可以进行简单的Photoshop图片处理或1080P分辨率的短视频剪辑,速度比核显快。
  3. 保持轻薄本形态:MX显卡功耗极低(通常TDP在15-25W左右),不需要强大的散热系统,可以让笔记本做得非常轻薄,同时续航时间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中正评测在点评各类轻薄本时经常提到,带MX独显的版本对于不玩大型游戏的用户来说,是“锦上添花”,能明显提升windows系统本身的动画流畅度和多窗口切换体验。

性能对比:MX显卡到底处在什么水平?

为了直观理解,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数据参考NotebookCheck和笔吧评测室的实测)。

  • 对比核显:以近几年的主流核显,如英特尔Iris Xe核显和AMD的Radeon Vega/RDNA2核显为参照,一块像样的MX显卡(例如MX450)的性能大约比同期优秀的核显(如Iris Xe)强50%到80%,这个差距是实实在在能感知到的,尤其是在运行游戏时,帧数会更稳定,能开启的画质选项也更高。

    MX显卡未登天梯图:背后因素与性能对比深度分析

  • 对比游戏级独显:这就是MX显卡“不上台面”的原因,以经典的入门游戏显卡GTX 1650为例,根据极客湾的移动显卡性能天梯,MX450的性能大约只有GTX 1650的40%不到,而GTX 1650本身也只是入门级游戏显卡,再往上到主流的RTX 3050,性能差距更是数倍之多,这意味着MX显卡完全无法胜任任何最新的3A大型游戏(除非以极低分辨率和画质勉强运行)。

  • MX系列内部差异:MX系列本身也有巨大差别,比如早期的MX150有“满血版”和“残血版”之分,性能可差出25%,最新的MX570其实采用了和游戏显卡RTX 3050相同的安培架构,性能提升很大,但功耗限制依然严格,其定位更接近“超低功耗版GTX 1650”。

如何看待“MX独显轻薄本”?

笔吧评测室给消费者的建议非常直接:

  • 如果你确定你的笔记本用途就是办公、学习、看视频,最多玩一下《英雄联盟》这类游戏,那么选择一款带有MX系列独显的轻薄本,体验会优于同价位的纯核显轻薄本。 多花的钱能买到更流畅的日常使用感和更好的轻度游戏能力。
  • 但如果你对游戏有任何超出轻度网游的期待,哪怕只是想着“偶尔可能玩一下《GTA5》或《赛博朋克2077》”,那么请直接跳过所有带MX显卡的笔记本。 你的最低门槛应该是GTX 1650或RTX 3050起步的游戏本,否则买回来就是失望。

MX显卡是“轻薄本赛道”里的性能增强件,而不是“游戏本赛道”的入场券,天梯图是给后者排名的,因此自然没有它的位置,理解它的真实定位,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